当前位置:首页 投教课堂 专栏·观点 正文

看得见的未来

时间:2015-02-10 字号:      
本文根据东方红资产管理董事长王国斌先生在“互联网如何改变投资管理行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从9 点一直坚持了一整天。我们这个论坛做到第六届,今年是最热烈的一次。我想这跟时代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时代提供给我们很多工具。接下来我根据大家的发言努力来讲讲我对今天会议主题的一些理解。
 
今天的论坛主要针对投资管理,对投资管理来说最重要一件事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所有在座的各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预测未来。而未来能不能预测?我们在座的都是做了十年二十年投资的,我们会发现这个未来确实很难预测,你不知道用哪些工具预测未来。而我认为,过去我们对未来只能玩拼图游戏,或者是盲人摸象,但今天来看未来,我认为未来已经大概率地可以看得见了。
 
为什么呢?我认为催生未来的很多因素都已经泛滥了。肖总在《投资革命》书中最后引用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话“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普及。”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过往为什么没有办法更好地预测未来呢?实际上和很多东西有关,尤其是我们自身的视角的局限有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小说《三体》?里面提到了“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
 
“射手假说”,讲的是一个故事,有一个神枪手对一个靶子每隔十厘米打一枪,他打了很多枪之后,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的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会通过观察发现一个伟大的定律:“它们的宇宙每隔十厘米有一个洞。”它们把三维上这个神枪手的一个偶然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一个定律。“农场主假说”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它讲的是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给火鸡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中午11 点有天降食物,我们很幸福。”它在感恩节那天早晨向火鸡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中午11 点,它们在等着食物降临时,农场主进来把所有的火鸡都拉出去杀了。其实过去我们对未来的推测也是这么进行的。然而今天,当我们从月球上,从太空中,看我们生活的地球,当我们回望5 万年以来的人类进化史,或者缩短点再向前看5000 年的历史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东西,也许它能帮助我们推测或看清未来。还是从故事开始吧。不知大家看过科普经典名著《从一到无穷大》没有,那里面一开始讲了一个大数的故事。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古印度的一位宰相,他去国王那里把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这个国王酷爱博弈,非常喜欢,他就打算重赏。这位聪明的宰相看起来胃口不大,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粮食;在第二个小格内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格内都比前一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 格的粮食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宰相所求不多,心里为自己对这样一件奇妙的发明所许下的慷慨赏诺不致破费太多而暗喜。他就令人开始放,结果很快就看出,即便拿出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诺言了。要知道,放到32 格的时候,一共要放40 亿粒,当进入象棋后半盘的时候,所有数据已经脱离人类常识了。当放到第64 格的时候,所有粮食加起来超过1880 亿亿粒。这个数字比人类2000 年来所生产的所有小麦总和还多。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这个国王怎么办呢?要么欠债,要么把宰相杀了。作为我们这些从事投资的人,如果你不能看见未来,预测到未来将出现的结果的话,那要么就被别人杀掉,要么自杀。
 
为什么我说现在能够看得见未来,研究发现,拉长整个历史来看的时候,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指数增长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当发展进入棋盘下半盘的时候,发展将超越我们的常识。《技术元素》中提到,“技术元素的巨大力量并非来自规模,而是来自自我增强的天性。”《技术的本质》对此做了更多的论证。中美两国,现在我们看很多的经济现象,都与这点有关,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困惑,我认为都跟我们对技术自我增强的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有关系。比如中国美国经济,一个是热火朝天,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则处于转型期,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的原因,是从06 年开始整个社会进入了另外一个加速发展世界。在此之前,甚至2000 年以前整个历史,200 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技术进步带来的摩尔定律效应只在单点出现。
 
当这个技术达到一定高峰的时候,发展拐点就会开始出现,经济陷入周期循环中。进入06 年以后,通过前面30 多年的运用,很多领域已经呈现出指数增长的累积效应。通过计算能力的提升,大量东西已经被数据化,创新成本越来越低。而且还有包括今天我们讲的众筹在内,很多技术和组织进化都开始帮助社会和工业加入到一个指数增长的轨道。指数增长最可怕的地方是超越我们的常识,它前面所有的增长都非常缓慢且平稳,开始时旧势力容易忽略它的影响,但是一往后面发展的时候,过了某个临界点,突然之间就直起来了。马云说的“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最后是跟不上”,就是这样子造成的。肖总书中提到的威廉·吉布森还有一句话,“我不必描述未来。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同未来一样惊悚。”说实话,我处在一个惊恐的状态已经很长时间了,原因很简单,我们这些企业管理者、投资者,走到哪里都听到别人在说要颠覆你。大家要清楚,这个时代颠覆的是企业家,颠覆的是过去成功的一些方式,包括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企业家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能假设未来是对过去某些模式的一个重复,预测未来那就是在掷骰子。我们首先要假设很多模式是未来对过去的重复,然后我们再去研究哪些模式是可重复的,这样,未来大概率上是可以看得见的。未来vs 重复过去,周期vs 趋势、信号vs 噪音,这些预测未来的模式,在过去一直在重复,多数事物都是周期性的,这是投资时思考问题,预测未来非常重要的框架。过往做投资时,如果你胡乱假设,无视周期并推断趋势的话,那一定是灭顶之灾。但现在,我认为指数增长将是另一个可重复的模式,因此关于未来,我有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因为摩尔定理的广泛化,在多点出现,周期和趋势,它的表现方式将出现很多变化,会出现叠加效应;在某个点上停顿的时候,实际上在另外的领域趋势会再出现。这是我们现在去预测未来的时候,跟过去一味重复周期所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的主题是投资和互联网,关于互联网,今年舆论说得最多的是互联网思维。前不久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有一个论坛,请了五代企业家发言,谈到各自的创业观,创新观,请了00 后、90 后、80 后、70 后、60 后、50 后。00 后说未来世界是开源的,也是我的,我,可以推动世界! 90 后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不知道,我们就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中。80 后说,移动互联网世界机会很大,很多痛点需要解决,满足小痛点,成就大未来。70 后说,未来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抓住机会,适应社会。60 后说,世界上有很多低成本的钱,先进盈利模式的企业,中国未来有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把好的盈利模式和低成本的钱引进来,机会多。50 后说,我给你们当顾问。从上面的发言来说,实际上现在还要再去讨论互联网思维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已经落伍了。我们已经不需要讨论互联网思维了,因为00 后和90 后已经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中,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互联网对世界是怎么重塑的。
 
我们要预测未来,要看趋势,很多次我说了,“互联网不是趋势了,你不互联网化,必然会死,才是趋势”。巴非特推崇的傻瓜都能经营的企业已经很难找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李嘉诚投资的企业里,有两个公司的产品是颠覆性的,一个是用植物蛋白生产鸡蛋,不含胆固醇,已经投产且在香港卖了。随着成本下降,销量一定会上去。未来鸡还要不要下蛋我不知道。另一个就是人工生产的鸡肉,也是植物蛋白做的。据说请厨师品尝都分不出真假。我曾经觉得某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很长,但现在我会突然觉得这个生命周期可能需要重估,因为你不知道会从哪里杀出一些革新者。刚才我提到对80,90后的年轻人来说,不存在互联网思维,因为互联网对他来说很简单,就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的电。比较来说,拉长100 年的历史来看,互联网和当年的电的普及及影响差别不大。电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自建电厂,美国当时有5 万多座发电厂。当时怎么用电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投资的角度看,不仅投入大,而且发展缓慢、艰难。只有出现了公共电网,电的使用才普及开。06 年以前我们对互联网理解和使用,与早期电力的普及和使用多么得相似呀!到今天,我想请问我们在座的银行,基金公司和券商,大家每年IT 方面的投入是多少?但是IT 和互联网一样么?我认为没有关系的,我并不认为大量买机器买设备就是互联网。真正的互联网的公用网络已经出现在大家面前了,腾讯、阿里等提供了巨大的公用网络。我们想用互联网很简单,就像你插上电一样!举个例子,谁不费力得接上了?蓝翔挖掘机,它又没有花什么钱,知名度就这么做开了,插上的是互联网的这个“电网”。上周阿里开发者大会上,看
到了无数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公司。那些公司都没有自己置办“电厂”,因为已经不需要建那些基础设施。反过来讲,现在还没有用上电的企业,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做空,因为他们会“毫无理由”将灭亡的。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有这样几点逻辑需要大家重视,首先,我想引用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话,这是100 多年前对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最好的预言:“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认为这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前者告诉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后者要求我们分享和合作。第二,建立互联网思维,你不仅要有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还要能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你超越了自我中心才会去想以用户为中心。你去看互联网行业所有的企业,不以用户为中心肯定不行。互联网行业的企业,一定是坚持用户为中心,坚持人性导向。互联网是很“奇怪的”,可以把人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免费、高品质的需求是人性很重要的部分,自由免费高品质就是自由经济制度下人的天性。第三,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人类的唯一稀缺资源是时间,谁占有别人时间多,谁就有价值。互联网我们投入和输出什么?我们投入的是时间和感情。输出的是什么?输出的是你使用频次和感情。你看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平台,你“进去”之后的感情和“出来”之后的感情有没有变化,知道有没有价值。你感情变化越大,互联网的价值一定越大。第四,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你就得分享;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你就得协作。托克维尔在《市民社会中的公共组织》 一书中曾写道“在民主国家,关于如何联合协作的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母。其他所有的进步都有赖于这一点的进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依赖于“关于如何协作的知识”,协作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技能。我觉得众筹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人类协作上做了一个很有益的探索。
 
所以对我们来讲,现在要去判断或者预测未来的东西的时候,上面这些知识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参照。肖总上午讲到了一家数字货币的公司Ripple,碰巧这个公司前些日子有所了解。实际上,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如果不认真读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在理论上可能你还很难理解。我就碰到过一个研究比特币的不到二十岁的小孩,张口闭口《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领域引入竞争机制,这背后有很多的理论基础。我相信货币按照这种方式走下去,一定会出现更好的技术,届时所有的支付一定得到改变。因为那时的体系,不仅能规避掉汇率风险,而且支付效率很高。这些展望无论是基于理论探讨还是今天的实践,都是通过分析看得见的。
 
回到前面提到的预测未来思考框架中的周期跟趋势。由于摩尔定律被广泛发现出现在很多领域,经济发展在周期和趋势出现的方式也转变为叠加。最近美国如此大幅度的回调,现在AAPL,ILLUMINA,IBB 等好像也都创了新高。这里面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关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和把握。我们对GDP 的衡量方式是上世纪30 年代发明的,而今天免费经济已经充斥于各个层面,过去的衡量方式是否依然有效,会不会出问题,是不是宏观经济学落后于时代了?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微信,某个美女坐在台下,我对她抛媚眼,她也回我一下,这个价值是可以忽略的,但是现在大家通过发微信,几亿人间的互动,这种价值在宏观里如何衡量呢?如果这个只占整个GDP 比重的5-10%,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是这个比重万一已经到了30-40%,还能忽略不计么?这样也许就能够解释,虽然美国08 年金融风暴后始终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但股市却一直在创新高。整体的宏观指标已经不能反映另外一块生机勃勃的经济景象。虽然我们一直在说宏观经济对投资有指导意义,但现在我更愿意强调自下而上。很多现象的经济周期,很可能周期已是另一种表现方式,投资上所谓的均值回归将会在一个更高平台的象限上产生,均值回归的力量将有所不同。我们在投资企业时还应该注意的是,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多来源于无形资产。大家有机会去读一读《聚联网》,书上说到的很多企业将不需要任何资产。所以我们再去理解很多企业的护城河时,很多观念确确实实要发生改变。有家做线上服装的公司叫蘑菇街,它的创始人陈琪介绍的公司业务的一些数据,说不定可以推演到其他行业。跟大家分享几个简单的数据,蘑菇街上服装成交基本上是300 块钱以下,点击进去的人在那儿买下这套服装花的时间差不多是2 个小时,点击的频次平均3000 次。也就是说300 块钱以下的实体店基本上以后没有办法大量存在,因为实体店永远提供不出这样的体验。他们说300-1000 元线上和线下都不好做,1000元以上线上没有办法做,服装将更加个性化,品牌小众化。不仅是服装,很多价格低的品牌要在线下做好难度都将很大,同时加工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也要被改变,整个供应链也将面临改变。那些经营200-300 元商品的实体店,他生存方式的哪些改变意味着机会呢?总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将完全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分析企业的时候自然也要换个角度了。不过无论是管理还是分析投资企业,我始终认为自由现金流长期来说肯定是企业的万有引力定律。
 
回到我们投资管理行业,我们都知道要管理风险,投资的主要风险有两类,一类是亏损风险,还有一类是错失机会的风险。过去再资深的专业人士,也很难把两类风险同时大幅度减小或
消除。但未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认为有不少人能大幅度同时消除这两种风险。随着掌握这样资源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竞争对手会比过去强大的多得多。对我们来说,一方面需要去提高减少亏损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寻找更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挖掘机会。关于大数据,爱因斯坦说过(在普林斯顿大学墙上),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他的4 个count 的语义都不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被统计,也不是所有能够用数据说话的东西都有意义。
 
总之,对于未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她是看得见的,同时一定要经常去相信所谓的不可能。我最近经常说小时候特别讨厌的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了,还天天喊这个口号。但到了最近我对这句话真的是深有体会。你想在月球上居住,若已经具备某些条件,还违反了物理原理么?如果没有违反那就一定会做到,只是时间问题。也许以前需要1000 年,但现在不需要了。全国各地总有一堆堆年轻人在咖啡馆里谈怎么把土豪打倒,怎么创出一个商业模式来把旧东西颠覆了。作为企业家的我们,现在这个时点绝对寝食难安。作为投企业的投资人,不警惕肯定也不行。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什么事情出现的时候就说一句不可能。你首先要想他有没有违反物理原理,化学原理。我曾问过国内某院士,量子计算机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他说现在还看不到。但一旦出现,用我们国内现在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来计算一个东西,如果用量子计算机来算,0.1 毫秒就可以完成了,这简直匪夷所思。当计算速度可以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奇点临近这些东西都可以放在大家面前看得见了。其他我也不多说了,就跟大家分享几句话做结尾吧。
 
人民日报最近有一篇文章,写的很好,他说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常常自嘲是“屌丝”,抱怨在这个“二代”横行的世界里,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其实你的背影很硬。因为你的背景是这个时代。这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时代,规则正在取代关系。这是一个普通人的黄金时代。就像凯文·凯利说的,你也许完全没有意识到,今日的前沿边界有多么开阔平坦。未来20 年最伟大的发明,现在还没有出现,也许和现在还没有任何关联。这是人类开阔进取正好的时代,你没有迟到。我觉得大家都没有迟到。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