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投教课堂 长线 价值投资 正文

长线·大鱼第65期-通过积极主动投资来争取更好的收益

时间:2018-08-13 字号:      

就风险与收益来看,达到与市场一致的表现并不难,难的是比市场表现得更好:增值。这需要卓越的投资技术和深刻的洞察力。

——霍华德•马克斯

通过主动投资争取更好的表现

市场收益是很容易实现的。一个按照股票市值比例持有构成某一特定市场指数的所有证券的被动指数基金,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它反映着所选指数的特征—如上涨潜力,下行风险,β系数或波动,增长,昂贵或廉价,质量或差异—及其收益。它是投资的缩影,但不会增值。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股票投资者并非从一张白纸开始,而是存在着简单模仿指数的可能性。他们可以走出去,按照市场权重被动地买进指数内的股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收益会和指数保持一致。或者他们可以通过积极投资而非被动投资来争取更好的表现。

主动投资者的选择

主动型投资者有很多选择。首先,他们可以决定投资组合比指数更积极还是更保守,是长期坚持还是尝试选择市场时机。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选择积极进取,他们可以通过增持指数中波动性更高的股票或者利用杠杆来提高投资组合的市场敏感度。这样做会增加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即它的β系数。(不过,理论认为,尽管这些做法可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但是收益差异完全可以被系统性风险增加充分解释。因此,这样的做法不会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其次,投资者可以作出不同于指数的选择来锻炼自己的选股能力—在指数内,多买某些股,少买或不买其他股,然后再加上一些指数之外的股票。通过这种做法,他们可以减少投资组合对个别公司的特殊事件的暴露程度,从而避免只影响某些股票而非整个指数的价格变动。由于“非系统性”原因,他们的投资组合构成与指数构成出现分离,因此收益也出现偏差。不过长期来看,除非投资者有远见卓识,否则这些偏差最终会被抵消,他们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会与指数收益趋于一致。

悟性不高的积极型投资者比消极型投资者好不到哪去,不要指望他们的投资组合会有比被动型投资组合更好的表现。他们可能很努力地在尝试,很注重进攻或防守,或者在干劲十足地交易,但不要指望他们会得到比被动型投资组合更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由于承担非系统性风险以及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他们的收益还有可能更低。)这并不意味着如果市场指数上升15个百分点,每个非增值型积极投资者都会得到15%的收益。他们持有不同的积极投资组合,其中一些的表现会比其他的好……不过并不持久或可靠。他们共同反映整体市场,但每一个投资组合都有自己的特性。

投资组合的特性

可以认为风险偏好型积极投资者在繁荣期比指数表现好,在衰退期比指数表现差。由此引入β系数。β系数理论上表示相对波动性,或是投资组合收益相对于市场收益的表现。β系数大于1的投资组合的波动性高于参照市场,β系数小于1则意味着波动性较低。在忽略非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β系数乘以市场收益即为特定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如果市场上涨15%,那么β系数为1.2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将是18%(加或减α系数)。

理论分析信息后认为,收益的提高是β系数增加或系统性风险所致。理论还认为,收益不会为补偿系统性风险之外的风险而提高。什么原因呢?根据理论,市场所补偿的风险是投资中内在的、不可避免的风险:系统性或“不可分散性”风险。其余风险则来自持股决策:非系统性风险。既然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来消除,投资者就不应为承担这种风险得到额外的收益补偿。

根据理论,投资组合表现(y)的计算公式如下:

y=α+βx

在这里,α代表α系数,β代表β系数,x是市场收益。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的收益等于它的β系数乘以市场收益,再加上α(技术相关性收益)就是总收益(当然,理论认为α系数是不存在的)。

虽然我不认同风险就是波动,但是我仍然强调,要根据整体风险考虑投资组合收益。利用高风险投资组合赚取18%收益的投资经理,未必比用低风险投资组合赚取15%收益的投资经理更加高明。风险调整后收益才是关键,尽管我认为最好的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方法是主观判断而不是科学计算,因为风险(而不是波动)是无法量化的。

当然,我也不认同等式中α为零的说法。投资技术是存在的,尽管并非人人都有。只有考察风险调整后收益,才可能确定投资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投资技术或α系数……即投资者是否能够提升价值。


参考资料:

Howard Marks, 《投资最重要的事》,中信出版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