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时间:2011年6月12日
地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1会议室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苏剑

  苏剑: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供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工资、资源价格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增加,这就导致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工资成本上升。
          “民工荒”现象、某企业连续出现十几次员工跳楼事件、频频出现的劳资纠纷和罢工,中国各地政府相继提
        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都导致用工成本的上升。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工资成本上升并不是坏事。实际上,工资成本上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
        目的之一。
          因此,工资成本的提高本身对经济就有了两面性:一方面,工资提高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工
        资提高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生产和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问题。

          2.资源价格上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度
        增长,中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也迅速提高。

          3.节能减排导致成本上升。随着节能减排在全世界逐步得到认可,以及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压力,我国政府
        对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企业就得增加人力、物力,这就
        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也越
        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要求也需要增加
        投入,这就客观上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三、小结
          简单总结一下。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首先,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这包括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两方面;
          其次,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商品价格上涨从时间上落后于资产
        价格的上涨、从涨幅上低于资产价格的特点;
          第三,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其他产品价格
        的上涨幅度,因此,在本轮通货膨胀中,农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价格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其他食品
        价格的上涨幅度。

          四、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政策组合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的通货膨胀?“滞胀”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尽管在经济中最
        终可能并没有表现出“滞涨”的样子,但是只要有成本上升,“滞胀”就存在,只不过可能被生产率的增长等因素
        抵消了,或者被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给掩盖了。

          1.我国目前应该如何应对“滞胀”?
          我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框架过于简单,已经无法应对目前的通货膨胀。目前的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需求管理,而需求管理在应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时效果很好,但在应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我们就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框架方面进行创新。
          首先谈一下需求管理的局限性。如果出现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会出现“滞胀”,经济增长率下降,价格水
        平就会上涨,这个情况下需求管理如何应对呢?那就要看政府的主要担心是什么,如果政府更担心“滞”,那就得
        扩张总需求,结果是物价上涨率更高;如果政府更担心“胀”,那就得紧缩总需求,结果是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滑。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需求管理要对付一个问题必然加剧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该想别的办法。滞胀之所以出现就在于成本上升,那么如果能把成本再降下来,问题就被很
        好地解决了。这就引出了供给管理政策。

          2.供给管理
          在出现“滞涨”的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采取某种办法使得企业的成本降回去,那么失业就会被消除,而且物
        价也不会上涨。这样的政策就是供给管理政策。
          许多人认为,供给管理政策只适应于长期调控,不适合短期宏观调控。在他们看来,一个经济的总供给是由这
        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可用资源的规模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都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因此在短期内总供给
        是无法调控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由企业的生产成本决定的,而企业的生产成本却是可以由政府在短期内调控的,
        政府只要能够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就可以影响短期总供给。因此,供给管理是可以用于短期调控的。
          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无法作为短期调控的变量,这一点没有
        问题。然而,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短期内却是可以发生大的变化,这主要取决于
        生产者的激励,而后者却是可以随时变化的。
          对于政府来说,至少有一个办法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那就是减税。减税现在被人们想当然的直接当做需
        求管理政策,实际上减税有可能是供给管理,有可能是需求管理,关键在于减谁的税。如果给普通老百姓减税,增
        加的是消费,是需求管理,如果对企业减税,实际上降低的是生产成本,那是供给管理。而我们在现实经济中往往
        就把这两个政策混淆了,一想起减税马上理解为需求管理政策,这显然是错误的。

          3.政府短期供给管理政策工具。
          首先是货币政策,大家一般认为是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政策,这个没错,但货币政策也是供给管理政策,因为
        货币政策调节的是利率,而利率就是资本这种要素的价格,因此随着利率的上涨或者是下跌,资本的使用成本在变,
        意味着生产成本同时在变,因此货币政策同时也是供给管理政策,只不过其需求效应可能大于供给效应。
          其次是财政政策,比如针对企业的税收政策。
          再次是要素价格政策,比如工资、能源、原材料价格政策,这个政策我国经常使用。实际上,货币政策也是要
        素价格政策。
          第四是行政、法律手段,比如中国的行业准入制度,政府对低端过剩产能的强制拆除或报废。
          第五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政策,这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改善管理等等。

          4.分析框架的转换
           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框架采用的还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IS-LM模型,强调的是需求管理,政策
        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总供求模型(即AD-AS模型)已经取代IS-LM模型成为宏观经
        济学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框架,但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依然强调和倚重“需求管理政策”,对“供给管理政策”依然不
        理不睬。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显然严重滞后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
           本人认为,在宏观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总供求模型的今天,继续用IS-LM模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已
        经过时,应把总供求模型作为这样的框架。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分析框架应该让位于以“需求
        管理”和“供给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分析框架。

                                            页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