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保持理性是第一要务
编译/东方红 精译求精
本文是九月查理芒格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场合是Daily Journal股东会的间隙,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几个小时连轴转,比年轻人看上去还要精力充沛。很多人千里迢迢赶来,一定不会失望,因为可以听到难能可贵的常识,“只要你自己保持理性,那么这个世界的愚蠢会帮到你。”
Q:巴菲特对自己的影响?
A:当时已经在考虑要不要转为一个职业的投资人,后来是巴菲特努力说服,促成了这件事。要知道多年辛苦建立起的事业,由自己亲手断送(离开律师合伙人,加入巴菲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巴菲特当时说投资比律师更适合我,他是对的。
Q:与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看法不同
A:我不像巴菲特那样热爱他,你要知道巴菲特的热爱是由于格雷厄姆发现了他,让年轻的巴菲特接触到投资,并且改变了他的一生。但是格雷厄姆的估值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年大萧条的影响(损失惨重),而且他总是对市场怀有恐惧感。我觉得他在投资上不如巴菲特,甚至还不如我。只买便宜的股票(得以按照收购或者清算价值打折买入)这件事有些幻觉,而且以我们的资金量根本无法实现。不过他文笔不错,是个好老师,是个聪明人,可能算那个年代唯一将学术的投资者。
Q:你们为什么会选择3G资本作为合作伙伴,他们出了名的收购之后裁员?
A:我本来对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很敏感,总是富人更加富有,而与此同时很多人连工作都丢掉。但是如果公司需要更加有效的运转,我们也算为人类文明做了件好事。
Q:能力圈?
A:想象一个走钢丝的人,如果过了二十年他还活着,那一定是他知道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边界,因为一旦出了问题,他就会没命,所以他一定在这方面非常努力。总之,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比那些聪明的想法更有帮助。这一点只有“幸存者”最了解。
Q:伯克希尔创新的模式?
A:其实我们没有任何想法是新的。我们只是找到简化问题的方式,然后利用它们。我们和下面的那些经理们价值观很接近,所以很多决策没有那么困难。我们两个都不是天才,不会下盲棋,也开不了音乐会,但是我们的结果很好,那应该是性格上的优势(比如了解能力圈)弥补了智商。我们总说,“告诉我们坏消息就可以,(处理完之后)好消息自然会来。”
Q:09年投银行股?
A:这里面真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就认为这是几十年一遇的机会。有的时候,你需要在了解能力圈和进取心之间找到平衡。能力强,但已经失去进取心,那也不是件好事。不知道自己能力的界限,进取心很强也会死的很惨。对自己知识边界了解得越多,进取心越是难能可贵。如果你是职业投资经理,生活很优越,孩子也都已经长大成人,你需要考虑自己是否已经失去进取心。
Q:对会计法则的看法?
A:新的法案好像把会计都变成(公司的)警察,但有这个能力的人很少。再遵纪守法的公司也有很多台面下的事情,新的法则只能加剧审计与客户之间的紧张,越严格,藏得越多,藏得越多,成本越高,最后都更糟。
Q:如何看待投资行业的风气?
A:2000年的时候,风投融了1000亿美元,投向各种互联网企业,500亿就已经很多了呀。这个行业收费模式,使得每个人都想融到更多的钱,然后疯了一样交易。我认识一个投资能力还不错的人,“你跟潜在客户怎么说预期收益?”“20%。”“你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可要不这么说,他们不会给我钱投资!”
Q:如何看待衍生品的频繁交易?
A:他们让拉斯维加斯看起来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