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服务 精译求精 正文

一封经典的对冲基金经理告别信

时间:2014-04-30 字号:      


/Andrew Lahde
编译/东方红 精译求精

这是一封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棒的“对冲基金经理告别信”,甚至被TIME评为2008年十大best business deal第十名(那一年的第六名为Buffett lends prestige, at a price,精译的理解是股神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以自身影响力和声誉为高盛等公司背书,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Andrew Lahde成名于2007年,当时做空住宅地产,11月涨幅一度达到1000%,最终全年盈利为886%,成为有史以来表现最佳的基金之一。清盘时,Lahde基金规模为8000万美元。写于20081017日。

今天我写这封信,不是为了幸灾乐祸,大家现在都这么伤,那样做不合适。也不是为了预测未来市场,之前我的致投资者信很多观点都得到验证了,有些还正在验证过程中。事实上,今天写信是跟大家告别。

最近华尔街日报引用一位对冲基金经理(他也刚好正在清盘3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的话 “我在对冲基金行业最大的收获是,我恨它!”好吧,这点,我无比赞同。我进入这行完全为了钱。我把这行的赚钱方式比喻为顺手摘下树上最下面的果实。哪些人是果实呢?父母掏钱供他们上耶鲁、哈佛,让他们堂而皇之地读完MBA,进入AIG、贝尔斯登、雷曼这些地方。说实话,这种贵族式特权,只会让我摘得更加方便(只需和他们的对手交易便可)。我爱美国,上帝保佑。

其实我的成功还应该感谢很多人,但我不想像领奖嘉宾那样说那么多有的没的。而且,应该被我感谢的人是谁,他们心知肚明。

我不会再为任何机构或个人管理资产。我自己的钱就够我管了。很多人知道我的资产后会纳闷我为何决定这么快就收手(我的个人财富按照他们的标准还太少)。但我觉得还好。让他们去赚我九倍十倍甚至十一倍的资产吧(做空依然可以赚钱)。我相信,与此同时,他们要付出的代价是生活一塌糊涂:未来三个月工作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即将到来的1月份的两周假期会被黑莓手机和各种工具扰无宁日。有劲么?五十年以后,市场和世界会记得谁?别说我们,就连IT巨头、对冲业界巨头都会被世人遗忘。放弃留名青史吧,扔掉你的黑莓,享受生活吧。

当然,对别人的选择,我表示尊重且无意冒犯,只是我自己决定退出。任何时间,您都不会收到我的邮件或者语音信箱的回复。Andy Springer和他的公司会处理清盘问题。我的员工也会得到很好的安置,只有一个人(一直以来收入很可观)会失业。

我对任何业务合作都毫无兴趣,目前对市场也没有看法,除了一点很确定,一切在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将变得更糟糕。能作为旁观者,我很乐意。其实这轮我们做空次级债,也是先作为旁观者,然后大赚了一笔。我要用这段时间好好修补我的健康和我的生活(精译注:该基金经理此次金盆洗手时年龄为37)。我的健康在过去两年的层层压力下已有些不堪重负。至于我的生活,都是为了跟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孩争学上,争饭碗,然后又争管理资产规模……我多么希望,任人唯贤能够成为这个国家制度的一部分,那样……

说到政府和制度,提一建议。首先,过去八年,国会通过的种种法案都在默许今天已经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为什么?金融机构没少买通(游说)两党,否决了那些旨在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监管法案。太过分了!是没有人知道,还是没有人在乎?自托马斯杰弗逊和亚当斯密之后,鲜有忧国忧民的哲学家。两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需要变革了。我建议,由乔治索罗斯(他自己也希望被“追认”为哲学家)领衔一群仁人志士,开创新的制度,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吸引真正的人才,不需要为了生计或维持奢侈生活而必然走向腐败。形式可以采取智库或论坛,目标就像当年Linux对阵强大的微软,誓要打破腐朽的垄断。 

最后,趁着还有人肯听我讲话,我想提下食品和能源问题。我说的这些话跟广告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我想说hemp(大麻的一种)不应被列为禁止种植品种。Hempmarijuana不同,前者是雄性,后者是雌性。第一面美国国旗是用hemp的纤维织成,第一部宪法是印在hemp制成的纸上,hemp已经被使用了5000年,被运用于衣料、食物和几乎所有化工产品。直到二战,我们还在使用hemp,为什么战胜后就不让种植了呢?啊,是因为marijuana。但即便是这种大麻,它跟酒类也不同,不可能引发打架滋事等行为,再说酒类广告还处处都是呢。我认为唯一的解释是,政府宁可卖给你加工生产后的上瘾类药物,也不会让你在自家门口随便种,否则国库怎么办?这项(禁种)政策太荒诞了,无疑加大了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你知道加拿大和欧盟国家是怎么嘲笑我们的么?当然,美国国内媒体一定将此事能压就压。能不能停止那些宣传造势,让我们真正想想怎样去实现自给自足。

说了这么多,再见,各位好运。

抛开后面两段忧国忧民,该怎样理解Andrew Lahde的成功“表白”呢?由衷感谢市场那些“白痴”对手。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不是白痴,但,只是但愿“不是自己”而已。一篇经典文章的序言如是说,很多基金经理学习行为金融学,都希望能够找到一扇“窗户”,打开一看,哇塞,都是白痴耶。其实,能够通过行为金融学和自己的实践(用心),找到一面镜子,就不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