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家族的十项基本原则
编译/东方红精译求精
以下根据《戴维斯王朝》一书整理,戴维斯家族的十项基本原则。这些战略历经了50年试验、犯错和改进。
1、不要购买低价股。
20世纪80年代的经历使第二代掌门人克里斯的父亲认识到,大部分低价股公司资质很普通,换句话说他们只值这个价钱。公司的高管为了公司股价上升,也许通过发表乐观言论,甚至推动业绩恢复等手段,这是这些公司的机会。但这样“花费的时间也常常会超出预期。只有受虐狂才会喜欢这类投资。”
2、不要购买高价股。
股票之所以值高价,唯一的理由就是公司本身是卓越的公司。正如戴维斯家族的人从不会多花钱买衣服、买房子或度假。为什么投资者要为收益而多花钱呢?毕竟无论他们何时进行投资,他们要买的不就是收益吗?
3、理想的标的是适度成长型公司,且价格适中的股票。
收益增长速度高于股票市盈率的公司才是理想的投资。合理的价格、丰厚的收益,两者的结合成为“秘密成长股”,重点在于市场预期以及复合增长的威力。这自然让我们想到这个家族的特殊贡献:戴维斯双杀。
当市场对这家公司期望值高:假设一只股票,高成长型,复合增长率30%,五年后降为15%。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
EPS | 0.75 | 1.00 | 1.30 | 1.69 | 2.10 | 2.52 |
PE | 30X | 30X | 30X | 30X | 30X | 15X |
P | 30 | 38 |
当市场对这家公司期望值低:假设一只股票,复合增长率为13%,现市盈率10倍,五年后市场认可13倍市盈率。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
EPS | 0.88 | 1.00 | 1.13 | 1.28 | 1.44 | 1.63 |
PE | 10X | 10X | 10X | 10X | 10X | 13X |
P | 10 | 21 |
4、耐心等待直到股价回复合理。
就像戴维斯过去常说的:“熊市能使投资者发大财,但他们在那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you make most of the money in a bear market, you just don’t realize it at the time。
5、顺势而为。
虽然家族传统是稳健,避免“眩目”的科技股,但不意味着完全排斥科技股。事实上,戴维斯第二代在互联网浪潮中,积极地选择股价合理,有实际收益并实现全球化经营的高科技公司,因为他不想错过收益最可观的行业。
从80年代中期起,他选择了IBM。此外,还购进了应用材料类公司。我们都知道锄头与铁锹的“故事”。在19世纪的淘金潮中,商人靠出售锄头和铁锹发了大财,而那些去淘金的人则破产了。同样地,应用材料公司将设备卖给半导体业的“淘金者”也会赚钱。
6、主题投资。
“自下而上”的投资者会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公司,无论是石油钻探业还是快餐连锁业。而“自上而下”的投资者会首先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找出有可能兴盛起来的行业,然后再从中选择公司。
戴维斯家族希望自己兼具这两类投资者优势。很多时候,主题还是相当明显的。20世纪70年代的主题就是泛滥的通货膨胀。斯尔必选择了石油、天然气、铝以及其他商品类公司,因为尽管物价上涨,这些公司仍能赢利。
80年代,有迹象表明美联储已成功地打击了通货膨胀。斯尔必发现了一个新的主题:物价回落、利率下降。因此他削减了硬资产,转而购买金融资产:银行、经纪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因为利率下降使金融业从中受益。斯尔必将40%的基金投入金融机构,正好赶上了它们大步前进的好时机。尽管这类“秘密成长股”的收益增长速度并没有微软那么快,但回报仍然很喜人。
90年代,斯尔必和克里斯则操作了另一个“明显”的主题:婴儿潮人口老龄化。随着美国历史上最富裕的一代人逐渐老龄化,药品公司、保健业和疗养院成了受益人。
7、不要频繁交易。
典型的成长型共同基金每年会出售90%的资产,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可能更有发展前景的品种。戴维斯基金家族的旗舰基金--纽约风险基金的周转率约为15%左右。
戴维斯家族购买股票后一般不会抛售,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可以不用支付长期收益的巨额资本收益税。这种方式使交易成本较低,而且避免了频繁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斯尔必小时候,老戴维斯就一直告诉他选择时机根本没用。现在,斯尔必又将这些话转告给克里斯和安德鲁。“我们以长期可以接受的低价购买股票。最终,希望股票能以‘合理价值’出售,而一旦达到合理价值,只要收益能持续增长,我们就会长期持有该股票。我们愿意以合理价值购买股票,但最终还是希望这是一支成长股。我会安安心心守着一支股票度过两三个萧条期或者说市场周期。那样的话,我就能了解公司是如何应对经济萧条期和繁荣期的。”
8、好的管理层值得信任,甚至追随。
“任何一家公司要获得成功,优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华尔街公认的真理,但是一般的分析报告总是忽略这一点。分析师总是喜欢讨论最新的数据,但是对我们而言,如果没有对公司高管事先评估,我们绝不会买入。”而且戴维斯家族还有一个“追星”习惯,他们看好的高管跳槽后,他们会跟随买入新公司股票。
9、忘记过去。
“各种各样的数据使得投资者过于关注过去,人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从过去预测未来。华尔街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历史不会完全重演。
自1929年的大萧条后,25年来投资者一直不敢购买股票,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1929年的历史很快就会重演。二战后,他们不买股票的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经济萧条总是伴随战争而来。70年代的后半期,他们不买股票是准备应对1973年至1974年熊市的重演。1988年和1989年,他们又担心1987年经济崩溃又要重演”。
10、坚持到底。
“股票在1年、3年、5年内都会有一定风险,但10年到15年就不同了,我父辈们进入股市时正逢巅峰期,于是20年后看当初糟糕的表现已经无关紧要了。在致股东的信中,我们一再重申:我们在跑马拉松。”